- 螢幕上看到的顏色,是由紅(Red)、綠(Green)、藍(Blue)三色組成,也就是俗稱的RGB。

- 印在紙上的顏色除了少數特別色外,是由青(Cyan)、洋紅(Magenta)、黃(Yellow)、黑(Black)四色組成,也就是俗稱的CMYK。

- 螢幕上看到的顏色通常會比印刷品更亮、更鮮艷,層次也更分明。這是因為1.螢幕是透過發光顯示顏色,印刷品則會受紙張白度影響、2.螢幕的RGB色域可以呈現的色彩空間通常比印刷的CMYK色域大很多。

- 不同螢幕的顯像能力、色彩基準都不同,再加上一般螢幕比較少做色彩校正,因此在不同螢幕上看到的顏色就有可能不一樣。螢幕上看到由RGB組成的顏色與印刷由CMYK組成的顏色更會不一樣。

- 除了螢幕與印刷分別使用RGB及CMYK呈現顏色外,檔案本身也可以依照不同目的分別使用RGB或CMYK色域,純粹用來在螢幕上看的檔案多會存成RGB色域。檔案如果要用在印刷上則建議轉換為CMYK色域,這樣會讓螢幕上看到的顏色與印刷成品更接近一些(但仍會有不同)。

- 存成CMYK色域的印刷用檔案,用不同印刷方式印顏色也有不同。最常見的是以下三種印刷方式:
- 傳統平版印刷(油墨)
- 數位印刷(雷射碳粉)
- 數位印刷(噴墨)
- 傳統平版印刷也就是俗稱的「開版印刷」,每種顏色必須先做一塊用來印刷的版,如果印彩色就要做CMYK四塊版。印刷時是使用大型的平版印刷機,必須裝版、換版,因此除了製版的費用外還有上機的基本費。所以開版印刷的費用總金額通常都很高,時間也比較長,因此一般多用於大量印刷品上,例如市售雜誌、書籍。
- 平版印刷又分為獨立版與合版,差別在於前者做的版只供單一印件使用,後者則是把不同來源的印件合做一塊版一起印刷,也因此合版印刷通常無法嚴格要求色彩的精確度。常見的合版印刷品為名片。
- 數位印刷是由小型印刷機將檔案解析為CMYK四色,如果是雷射碳粉印刷,是透過雷射、加熱、加壓等程序將碳粉壓印在紙張上。數位印刷的好處是不必製版,有檔案就可以印,而且因為沒有平版印刷的上機基本費,即使少量也可以很便宜地印刷,不論印多少本價格都相同。在台灣雷射碳粉數位印刷相當普遍,我們也是採用這種印刷方式。
- 噴墨印刷原理與一般家用噴墨印表機相同,只是機器更大,速度也更快。噴墨印刷的優點是由於不須加壓加熱,在印大面積色塊或漸層色時效果會比碳粉雷射印刷來得好。缺點是紙張限制較多,能使用的紙張種類少,而且一般速度較慢成本也較高,常見的大圖輸出就屬於噴墨印刷。
- 雷射碳粉印刷雖普遍,在效果上仍有一些無法克服的限制,但可以透過做稿來避免。如果比較在意這一類情形,建議做稿時要特別注意:
- 雷射碳粉印刷過程中加壓、加熱、放電時的誤差都會造成色差,印大面積的淺色或混合灰色時色差尤其明顯。
- 碳粉是附著在紙張表面上,紙張如果彎折(例如書的書背、折書口位置)都難免稍有脫落的狀況,尤其深色會更為明顯。封面如果要在轉折處印深色,建議使用雪銅紙上膜來保護。
- 最後要注意的是,不論哪一種印刷方式,由於機器狀況、環境隨時都在改變,即便是同一個檔案,不同時間印仍難免會出現色差。針對這一點,我們會在印刷前做機器的色彩校正,並會先印一份與經過校準的螢幕做比對,但也只能減少而無法作到完全無色差。此為印刷技術的先天限制,送印前請先斟酌了解,不便之處也請多包涵。